的款游撑起钟开戏7个公司员工7分发一
说实话,AI Agent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惊喜。去年斯坦福和谷歌那个"虚拟小镇"项目已经够让人惊讶了,25个AI在那里自组织生活、社交、办活动,活脱脱一个数字乌托邦。但最近看到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面壁智能做的这个实验,我才真正意识到AI协作的潜力有多大。 想象一下,一个由7个AI组成的"公司",从接到订单到交付成品只用了7分钟,总成本连1美元都不到。这家名为ChatDev的"公司"配置还挺完善:CEO、CTO、CPO三位高管坐镇,外加程序员、设计师、测试员和代码评审员,活脱脱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标配。 最有趣的是,他们完全按照传统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来运作。从设计、编程、测试到文档编写四个阶段,每个AI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。比如在设计阶段,CEO、CPO和CTO就像真人一样开会讨论。我特别喜欢他们那段关于选择Python的对话,简直像极了真实的立项会议: CPO说:"建议做桌面端游戏,用户体验好。"CEO立即附议:"Python确实不错,简单易用。"CTO则给出了专业背书:"同意,Python非常适合。"这种自然流畅的讨论,很难相信完全是AI之间的对话。 整个开发过程分解出70多个子任务,每个AI都像精密仪器上的零件一样各司其职。程序员负责实现功能,设计师处理界面,测试员严格把关,代码评审员则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,总能发现潜在问题。 最令人称奇的是它们的"自我反思"能力。在开发五子棋游戏时,这些AI不仅能完成任务,还能主动发现并修复bug。这让我想起以前带团队时,新人程序员常常要反复提醒才能注意到潜在问题,而这些AI员工却能做到"一次成型"。 作为经历过软件项目的人,我对这个数字感到震撼:传统团队需要2-4周的工作,它们7分钟搞定;动辄上万的开发成本,它们不到1美元就解决。虽然还有13%左右的失误率(主要是API限制和依赖项问题),但86.66%的成功率已经相当可观。 这不禁让我思考:未来是不是很多基础开发工作都可以交给这样的AI团队?它们不会请假、不会抱怨996、更不会因为年终奖而离职。当然,创意和决策层面还是需要人类把关,但重复性工作的效率提升确实令人期待。 如果你也对这个实验感兴趣,可以在arXiv查看完整论文,或者在GitHub上研究他们的开源代码。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。一个神奇的数字开发团队
开发过程像个精密的齿轮组
成本与效率的惊人对比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数字货币时代的监管困局与破局之路
- 美联储鹰声嘹亮,市场迎来关键考验:26000点会是比特币的最后防线吗?
- 青蛙币王者归来:1400万美元新资金涌入,市场情绪高涨
- 以太坊价格即将上演过山车行情?资深交易员深度剖析
- L2生态NFT市场盘点:这些官方藏品你都知道吗?
- 重磅消息!公募REITs市场迎来重大利好,这个金秋不得不关注的投资热点
- 11月13日币市观察:BTC和ETH早盘操作指南
- 昨夜非农数据引爆市场 金辉团队精准狙击收获颇丰
- 当AI遇上区块链:这家教育科技公司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学习方式
- 10月9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关键点位分析
- 以太坊坎昆升级引爆市场 这次机会终于轮到L2代币了!
-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不会来得太快
- 2025年8月15日:全球加密市场迎来多极化发展新格局
- 比特币王者归来:49%市占率背后的故事与隐忧
- 天上掉馅饼!BitVenus中秋国庆豪礼大放送
- 加密货币市场最新动态:这5个关键信号告诉你牛市正在路上
- DOGE币能否创造奇迹?专家深度解析5美元目标的可行性
- 疯狂的数字淘金热:AGLD与LOOM引领加密市场躁动
- 从亿万富翁到阶下囚:SBF在地狱监狱的生存实录
- 一个老矿工眼中的STT挖矿:我的197天实战经验分享
- 搜索
-